0086-531-83146866 info@arrowextrusion.com

首页 > 资讯动态>公司动态>膨化动力的产生机制

膨化动力的产生机制

时间:2021-11-19

水分是产品膨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食品多由动、植物等生物材料制成,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以挤压膨化加工为例,挤压加工对原料含水量的需求范围较大,挤压不同种类的产品对原料含水量不同要求,含水量变化范围可在10%-40%之间。物料中水分含量与膨化食品的膨化率有关。随着水分含量降低,淀粉有形成晶格结构的倾向,晶格形成越好膨化效果越好。

1. 膨化动力的产生

膨化动力的产生主要由物料内部水分的能量释放所致。同样的外部供能条件下,在物料内部的各种物质成分中,由于水具有分子量小、沸点低、易汽化膨胀的特性,水分子热运动最先加剧,分子动能同时加大。当水分子所获能量超出相互间的束缚极值时,就会发生分子离散。水分子的分子离散使物料内部水分发生变化,产生相变和蒸汽膨胀。其结果必然造成对与之接触的物料结构的冲击。当这种冲击作用力超出维持高分子物质空间结构的力,并超出高分子物质维持的物料空间结构的支撑力时,就会带动这些大分子物质空间结构的扩展变形,最终造成膨胀物料的质构变化。

2.膨化动力的影响因素

膨化动力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水分在物料中的形态和其结合特性,与水分的含量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物料含水量越大,可产生的蒸汽量也就越大,膨化动力越强,对膨化的效果影响也越大。

①过量水分往往是自由态和表面吸附态的水,它们很难取代或占据结合态和胶体吸润态水分分子原有的空间位置,这部分间隙水往往不在密闭气体小室中,很难成为膨化动力,引起物料膨化;

②过量水在外部供能时,由于与物料其他组分相互间的约束力弱,较易优先汽化,占有有效能量,影响膨化效应;

③过量水会导致物料内吸润态胶体区域的不适当扩大,造成物料在增压段因升温,其中的部分淀粉已提前糊化或部分蛋白质已超前变性,反而阻碍了膨化;

④含过量水的物料即使经历膨化过程,其制品也会因成品含水量偏高而软,失去膨化制成品的应有风味。

此外,物料在膨化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含湿量梯度。不同的湿量梯度会造成膨化动力产生时间上的差异和质量的不均匀性,影响到膨化质量。

3.外部能量向膨化动力的转移

膨化动力虽然来源于膨化物料内部水分的分子离散所提供的动力,但这种动力也必须是由外部能量来间接供给的。

一般来说,外部能量的供给方式有:热量、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能。这些能量可通过一定的传递、转换形式作用于水分子,加剧分子热运动,增加分子动能。 

外部能量的传递设计必须遵循:

①外部供能方式必须满足膨化动力的形成机制;

②外部能量向膨化动力的转换必须保证能量的大利用率及较好的膨化效果;

③外部供能和内部的能量变化应大限度保持食品物料的营养性。

所以,从理论上讲,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前提下,膨化工艺条件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变换和组合,这对新兴膨化工艺技术的开发和膨化设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内容来源:真诺智能设备阅读(0)

联系我们

电话:0086-531-83146866

Mobile/wechat/whatsApp:0086 18888299372

互动专区